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微信登录

1万字**整理:新零售的历程、定义、趋势、方法

2018-6-23 14:04| 发布者: lihuizi| 查看: 378| 评论: 0|原作者: 谢客官

摘要: 无论你是进入零售领域的新人,或是在零售领域深耕许久,希望能透过接下来的1万多个字的整理,让你重新看待未来的机会。

事情得从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开始说起。

美国生鲜企业Webvan率先提出O2O(从线上到线下)的经营模式,向资本市场公开募股。在当时,O2O是非常时髦的概念,而且也成功引起资本市场的兴奋,给予的估值高达85亿美元。

对比当时刚刚推出iMac电脑的苹果公司市值是100亿美元,可以想象在当年,Webvan是一家被资本市场非常看好、极有机会颠覆世界运作模式的明星企业。

当时Webvan实现O2O的做法是重金打造一座超大型仓库,以及开发数据化的系统确保提高准确率,并且建立了一批庞大的配送队伍确保配送时效。

直到2001年,才经营两年的Webvan就烧掉了12亿美金,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成本支出,导致入不敷出而停止运作。

Webvan的“O2O创举”在美国硅谷圈被冠以“灾难级”的经典失败案例,也因此,引起许多创业者对于O2O模式**的进行探讨。

接着在2002年的英国,一家主要经营超市生意的B2C网站Ocado正式运营,除了生鲜,还增加预包装食品、杂货、玩具、医药产品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类别提供线上销售与配送。

在做法上也有很大的创新,由供应商发货到由Ocado建立的两座大型物流中心CFC(Customer Fulfillment Centre),以减少干线物流的调配成本,再根据订单进行分拣至全国各地的16个前置仓(spoke sites)建立辐射式、全区域配送覆盖。

后端的优化虽然让物流成本降下来许多,而且也提高配送效率,但是依然持续亏损长达10年之久。归纳主要的原因,是在于订单的单价和利润率过低,导致物流成本与配送成本过高。

直到2013年,Ocado凭借着物流配送的优势,与英国第四大食品零售商Morrisons公司签订长达25年的技术服务协议,并且共享配送体系、共摊物流成本,才在2014年开始转亏为盈。

到这里,我们不妨思考一下:

为什么“具有高频消费”的生鲜超市电商如此难以经营?

一步步看到后面就会发现解答。

一波三折之后的2012年,O2O模式发展尚未成熟的期间,甚至还不知道如何去明确定义这个模式的时候出现一件大新闻,美国Groupon网站拒绝Googol开出的60亿美元的收购条件,当时引起一阵哗然。

Groupon以整合商家、邀请用户参与限时拼团优惠的模式,造成每个月以200万的用户数激增, Groupon还宣称每年可替消费者节省10亿美元。

这一系列的“漂亮数据”,再加上新闻曝光的高价收购金额(虽然最后没有谈成),让很多人觉得Groupon的经营模式,是被市场鉴定为成功的O2O模式。

2013年,受到Groupon事件启迪的中国市场自此展开千团大战的序幕。由于拼团模式只需要简单的网页设计,非常轻易的就能开发出来。

这让国内每个想创业的人,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都认为“只要”买个模版成立拼团网站、拉拢当地的商家进行优惠,就能轻松成为创业家。

其实,这段历史插曲就是后来“本地化生活圈服务”的开端。

现在回过头来看,团购模式确实是争夺流量的必要手段之一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所以大家可以看到“拼多多”后来透过微信的崛起,虽然销售是拼团模式,但内核还是传统电商的运营模式。

也因此,当时中国市场吹起一股O2O的投资热,一下子各种本地化生活圈的概念型创业,包含社区服务、订餐外卖、到家服务的风潮就此展开。

经过市场竞争的洗涤,不得不说说美团,之所以能在千团大战中横扫千军的表现有目共睹,很大的原因在于制度和管控上建立了一批钢铁意志般的地推队伍,也被称之为“铁军”。

铁军团队在各个城市几乎以拼命的姿态快速攻城掠地,签单效率之高着实令人乍舌。直到2014年, 美团通过“横向扩充产品线、深度建立地推队伍”的T型战略成为团购模式的龙头。

2015年是投资者和创业者最为热血奔腾的年代,天猫优异的表现成了零售企业争相进入的渠道。还有京东、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相继公布业绩大捷的消息,电商成为一切新模式的领头羊,线下零售已死的狂言甚嚣尘上。

舆论总是那么样“单纯”的,在某个发展阶段,往一面严重倾斜。时代的拐点,需要慢慢演化而来,但在这之前,总要有人先去碰撞一下南墙。

代表美国电商龙头的亚马逊也没闲着,以2000万美元入股美味七七,并结合相关经营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成立亚马逊中国生鲜馆,消费者可以通过美味七七或亚马逊同时选购到多种生鲜、水果甚至是鸡蛋。

美味七七的另一个投资方还有正大集团(旗下有卜蜂莲花),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是线上线下非常完美的结合,所提供的产品共有5000多个SKU,并且拥有充沛的资金自建中央仓储、全程冷链物流,建有30个中转站覆盖上海各区域,开通一日三配,以此提高配送效率。

这个开场就像当初杰夫.贝佐斯(Jeff Bezos)创办亚马逊一样,**的后端建设一时风光无限,从此中国市场卷起生鲜电商风潮。

生鲜超市这个高频消费的类别,在中国再次点燃热火。各种生鲜电商陆续获得大量投资,主打有机、果园直采直销、走品牌化专营橙子、蔬果垂直化经营,或是丰富齐全的农副产品的横向式经营等各式各样,非常热闹。

但好景不常,一样的问题又再次出现。2016年美味七七由于持续大量亏损、盈利遥遥无期,接着一轮的**失利后便停止营业。

整体投资市场开始遇冷,为了争取流量而采取的红包补贴策略正式落下帷幕,其他多数生鲜电商也跟着失去了续命资本,瞬间大量的倒闭、裁员、被收购、缩减业务。

比如连续获得两轮千万级**,估值2亿元人民币的生鲜半成品电商“青年菜君”,在搭建完宅配物流体系,实现北京2小时内送达的时效之后,资本方看到生鲜倒闭潮现象态度骤变,立马就结束项目清算。

另外一方面,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,也将业务缩减。以外卖配送、酒店住宿、电影票等三项作为经营主力;主打外卖配送的饿了么虽然也在这个时期出现,但也是向商家与消费者双边收费用才得以弥补配送成本。

到这里,我们不妨思考一下:

为什么大部分的创新需求几乎无疾而终,小部分存活下来的企业,每一步都显得蹑手蹑脚、小心翼翼。

然而O2O的关键问题,到底是什么?

资本偃旗息鼓,资本寒冬的出现有它对于未来的隐忧:

大部分O2O的盈利模式不足以实现成本回收,这类跑腿帮办服务,无论是经营策略、带领团队、成本控制等各个环节管控,一不注意就会造成巨大的亏损,最终要克服的还是落在“人力成本与效率”的老问题上。

O2O模式的一系列问题等待被解决:

  • 太小的O2O社区店因为产品重复性过高导致消费者兴致不高;

  • 纯电商的O2O因为产品丰富导致后端投入过大、各种管理成本居高不下、入不敷出;

  • 以爆款冲量作为主力的农产品直销因为低毛利、高成本而产生更大的亏损;

  • 电影票之类的服务业团购和优惠补贴只能短暂的刺激流量提高,却带不来具有忠诚度的消费者增加…

直到2017年,马云与内部伙伴进行战略规划时,灵光一闪的想出“新零售”这个词,顿时解开了所有的疑惑。

整体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的份额依然是在线下,但是庞大的传统零售经济体过于陈旧,跟不上新消费时代的步伐,看来是该换代升级的时候了。

紧接着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便高速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整合,以及集团进行战略投资等一系列大动作,从成立天猫超市、投资喵鲜生、易果生鲜、入股联华超市等,以及全资孵化以“吃”为主的盒马鲜生超市,这就是新零售战略的“前菜”。

迈向新零售时代的步伐开始越来越快,腾讯系与阿里系针对线下零售的投资可以说是“双马”不停蹄,纷纷加速布局重量级线下实体,包含战略投资连锁超市、连锁百货商场等。

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:

  • 以资本战略角度来说,新零售的“新”,是以线上线下结合产生庞大的新经济体;

  • 以经营战术角度来说,新零售的“新”,是找到一种新的优化方法以及多元化的经营策略。

  • 这样的定义,应该算是比较清晰的了,但是,我们需要再更具体一些。

说到多元化,在2017年期间还出现一段插曲,就是各式各样的无人化经营模式纷纷出现,依然是由亚马逊带动的热潮。

亚马逊一直都在不断的探索O2O结合模式,从线下书店的新销售模式之后,还大张旗鼓的推出Take Go新形态便利店。

主要的亮点是让消费者“拿了就走”,创新的“无人化管理”模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,阿里也以很快的速度开出一家无人化便利店作为示范。

顿时又击中了千百位创业者和资本方的兴奋点。许多人仿佛忽然“顿悟”了,认为“无人化”是解决之前所提到的人员成本问题的好方案。

所以趁着“新零售”这个词的热潮,各路创业者纷纷推出自助式健身房、无人化便利店、无人化小型KTV、办公室自取式货架、办公楼自动化取餐、取件等设备应用。

许多新兴创业和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,然后在市场还没普及开来的时候,大部分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纷纷在市场上没了声音,这不免又可以让人发掘出几个新的问题:

也许无人化不是满足市场最好的解决方案,又或许,无人化的模式需要找到更好的运用场景?

到这里,我们不妨思考一下:

到底,什么才是新零售最好的优化方式呢?

新零售是大势所趋

就像在《创业维艰》一书中,本·霍洛维茨所说:很多时候,进行决策时的信息都不到所需要的十分之一,但是领导者必须要有勇气去做决策。明天和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同,如果你能坚持到明天,也许就会发现,在今天看来似乎毫不可能的解决办法会赫然出现在眼前。

假设历史能重来,我们回到基本面再好好梳理一次,实际上会发现O2O线上线下的结合,对于提升商业效益是好事一桩。

在线上,具有快速浏览商品、价格透明化、及时互动的信息流通功能,在获取客户流量、随时与消费者进行虚拟互动具有更好的优势。但是各家电商的经营水平不一和全国各地的配送距离,在时效上和信赖感方面产生一定的限制;

而线下实体店, 本身具有的仓储功能,并具有实际体验带来的信任感、以及在0.5—5公里的范围提供30分钟—2小时配送到家的服务优势,产生的时效性更强、信任感更好、服务项目的可扩充性也更高,但是在引流和作业流程改造上,受到一定的天然因素所限制。

这些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和限制在以往并不是那么显著,也许是消费习惯尚未养成,也许是企业在做法考量上出现了疏失…

后来,随着Uber和滴滴打车的补贴大战持续好长一段时间教育消费者,使得移动端支付成为消费者必不可少的工具,这是消费变革的转折点。

如果你足够“接地气”,会发现目前的银行和移动厅都减少很多排队人潮,生活的水电煤、网络、有线电视、电话缴费等项目皆被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给大量取代,消费者不需要再花时间排队缴费,只要在App上面就可以解决去营业厅排队的困扰,也养成了消费者移动端支付的习惯。

2016年开始,消费者在App购物的习惯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,移动支付又延伸到自助取票、自助结账等线下结合。

比如猫眼的自助取票机、麦当劳的自助点餐机等,消费者只要在移动端进行预订,线下直接通过机器取票即可省去排队的困扰。

从使用率来看,确实解决了实际的痛点,所以现在你会发现消费者在取票机的人数比柜台还要多,这就是消费习惯的养成。

再说到自助结账,是所有自助化设备增长最快的应用。根据伦敦RBR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,自助结账机从2015年开始就直逼1万台,截止2016年全球已有25.5万台。

预估在2022年将达到40万台,迅猛的增速,加快了线上线下消费数据一体化的结合,完善了O2O闭环。

所谓的闭环,就是让门店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识别、可触达、可分析,线上线下打通的消费数据可进行预测以及优化管理,这些功能让以往O2O模式所发现的一系列问题顺势被解决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客服QQ
3502589325 周一至周日:09:00 - 21:00

途鸟吧是一个中小学网课共享平台,为广大中小学生和成人职业教育提供课程分享和互换渠道,目前平台有网课上万部,内容包含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以及成人职业教育。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途鸟吧知识分享论坛 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6-24 20:22 , Processed in 0.209511 second(s), 32 queries .